今天是: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新时代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人才集聚培育体系的建设策略

发布日期:2018-12-13

党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启航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新征程;新时代,构筑成都人才集聚培育新体系。成都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构筑人才集聚培育新体系,实行引育并举、以育促聚,推动各类各级人才充分集聚,助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新时代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人才集聚培育体系的...

党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启航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新征程;新时代,构筑成都人才集聚培育新体系。成都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构筑人才集聚培育新体系,实行引育并举、以育促聚,推动各类各级人才充分集聚,助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新时代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人才集聚培育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新发展理念下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人才发展思路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先导城市在于人才驱动创新
   

成都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建立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自贸试验区的“双轮驱动”创新创造格局,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引领新时代特大城市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然而,创新的根基在于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有关创新与人才的科学论断。显然,成都的“先导城市”建设必须立足于人才发展,通过调动人才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人才驱动创新改革的红利。首先,牢牢树立“人才是创新驱动力”的新理念,积极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将人才投入置于成都社会经济建设的优先位置;其次,亟需建立具有“引、聚、育、留”功能融汇的城市人才集聚培育体系,通过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发展,从而逐渐形成特大城市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和国际影响力。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在于统筹人才资源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金字塔的“塔尖”,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为此,成都以协调发展为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特别是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以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计划。人才作为协调发展的第一资源,成都要将各个部门的各类人才资源统合起来,聚力党政人才、科研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资源,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动的人才发展与城乡建设协作效应与协创机制。因此,成都在发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国示范作用时,强调以人才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城镇平衡结构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典型城市在于构建人才生态

成都在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努力建成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同时,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之中,将其思想精髓转移到城市人才发展中,旨在建立“绿色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系统。

所谓人才生态,就是在城市人才发展中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不能只图“短平快”的眼前利益和短期效果。因此,成都要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新高度新站位新起点,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构筑平台培育人才,优化环境使用人才,涵养文化留住人才……若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以一流的人才生态系统的为依托,因为人才政策容易模仿复制,而人才生态系统的构建才具有持久竞争力,只有人才发展永续生命活力,才能让城市青春永驻。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国际城市在于打造人才平台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只是谋划西部,而是要放眼全球,以国际化的视野整合全球资源,不断提升成都城市发展能级。以开放发展为理念,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配置资源、拓展市场,着力打造以我为主的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不断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打造进击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的国际化首先在于人的国际化,这意味着要为国际性人才“蓉漂”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各类各级人才来蓉创新创业、发展事业。一是打造“校地企”全方位人才合作平台,推动科教成果转化落地;二是打造“产企园”链条式人才发展平台,推动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发展;三是打造“投融扶服”一站式人才孵化平台,推动人才创业精准支持、靶向对接、综合服务。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生活城市在于营造人才环境

成都始终将其城市建设的红利与人民大众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促进人与城和谐共生;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就业、社保、住房等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民生净福利指数。只有将城市发展成果充分惠及人民大众,以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才能用温度营造环境,用温情留住人才、用温暖拴住人心。显然,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营造环境:一是营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通过“人才新政”使人才竞聚规范、有序;二是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优质的人才服务保障是人才放心、安心、舒心发展事业的生活基础;三是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以德纳才,形成尊重人才、兼容并包、宽容失败的新时代社会风气和氛围。

(二)新时代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人才集聚培育体系建设


       

人才集聚体系

(1)人才发展载体

人才集聚必需建立在一定的载体基础之上,推进人才发展载体建设势必有助于集聚人才,要把人才发展载体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其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人尽其才的“舞台”。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产学研用战略联盟,打造以高校为主体的人才发展载体。支持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与海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建立各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师生协作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创新研发团队。推广“大学小镇”建设计划,加快打造成都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特色区块;

二是要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打造以园区为主体的人才发展载体。依托成都天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集聚区以及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六大重点产业园区,加强人才创业基地、产业/科技园区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入园进行创新创业,加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融资、转让。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三大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人才与企业、人才与项目对接活动,支持建设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创业创新孵化器,把园区建设成成都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打造成人才创新创业的示范区;

三是要建立优秀企业家俱乐部,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发展载体。加强吸引大型国有企业和富有竞争力的民营、外资企业入驻成都,带动更多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来蓉发展。围绕成都的三大重点产业领域,加快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家俱乐部,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重点对接和精准培训等方式,培育一批联系成都城市产业经济的高水平企业集群。

(2)人才交流平台

人才集聚不仅需要载体支撑,而且还需要创造契机,只有通过“地利”+“天时”双管齐下,才能营造出“人合”的集聚景象。如:历经22年精心打造的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始终坚持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国际,现已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科技与人才交流盛会。基于这一实践经验,成都可以凭借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站位,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专业组织等),通过支持、协作、共建等方式,搭建多种样式、多措并举的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外人才感受成都、了解成都,实现人才集聚效益最大化。

一是定期举办人才交流盛会。围绕成都城市产业升级转型和新型战略产业发展需求,举办具有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国际性人才交流盛会,着重吸引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蓉创新创业;二是推行“人才+”交流计划。根据在蓉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培育目标,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计划,如科研成果交流会、青年人才主题沙龙、区域人才交流活动、产学研联盟人才交流等;三是积极承办国际议题会议。通过承办国际议题会议,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汇集成都,亲身体验成都的城市环境和人才氛围;四是建立网络人才交流群。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如人才社交平台、微信群、QQ群等媒介方式,搭建便捷、高效的网络才交流平台。

(3)人才流动特区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人才由于受到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过程。显然,人才集聚必须遵循人才的区域流动这一基本规律,只有不断挖掘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扩容国家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就能在人才合理流动中寻求新的人才集聚效应。随着成渝城市群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西成铁路的成功贯通,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国家中心城市形成了国家地理版图的西部“金三角”,未来三座城市的发展不再是争夺“西部之首”,而是通过人才区域流动,形成“成渝西一体化”的“人才特区”发展格局,这可充分借鉴“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人才协同发展新引擎。

一是打造成渝西区域人才发展共同体。根据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经验,使“成渝西”三城达到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各尽其能,与其城市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其城市功能定位相契合的区域均衡状态,“成渝西”不再是单兵作战的“抢人”城市,而是协同发展引领西部的“人才库”;二是打造成渝西区域人才发展级。根据“成渝西”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特色,如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重庆的装备制造业、西安的航空航天产业等,建立差异化、多样化的人才集聚中心;三是打造成渝西区域人才联动帮扶计划。建设“成渝西”人才特区是通过人才流动,带动更多的西部城市共同发展,解决人才分布不合理,建立智力资源再分配的新机制。


       

人才培育体系

(1)人才供需链条

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导致结构性就业矛盾,其破解之道就在于深化教育与人才供给侧改革,培育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就业。简言之,就是要打造人才供给与需求对接的链条,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合一,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促进人才培育与城市产业的有机衔接,为成都集聚人才拓展新路径。所谓“教育链”一般是指学校组织开展人才培养的规定性活动,如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考查考试等;所谓“人才链”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所谓“产业链”通常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

“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合一,催生出了人才集聚培育的乘法效应,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中,三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对应性。基于此,一是把握人才链这一核心链条,即要明确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主要来自产业链的需求分析,再通过人才链传导至教育链;二是遵循教育链运作的基本规律,由于教育本身具有延迟性特征,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有3—4年的周期,因此教育链必须把握适度超前发展规律,引领或调节产业链发展;三是根据产业链实际需求,建立三链合一对接度指标,包括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的人才总量与质量,教育链对接产业链的知识与技能含量,教育链对接人才链的毕业生学业成果测评等。

(2)人才分类模块

人才培育不仅要瞄准“高精尖缺”人才,而且还需要对接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各类人才。显然,人才类型的划分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建立有梯度、多层级、差异化的人才培育模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亟需“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基于此,人才培育对象可基本分为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三类,三类人才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要求。如:知识型人才培育侧重于知识传播,泛指接受系统专业教育的人的统称;技能型人才培育侧重知识应用,强调能解决生产一线操作难题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型人才培育侧重知识创新,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根据成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在研判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强的人才分类培育模块计划。一是普及化知识型人才培育模块。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改革,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地方产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知识人才;二是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块。促进“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中,打造政校企联动、课岗证贯通、学教赛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块;三是高精尖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块。推行引育并举、以引带育,充分利用已有和引进人才资源,实施诸如“院士培育计划”、“企业家培育工程”等项目。

(3)人才储备基地

人才培育的过程,也是人才储备积累的过程。相反,人才储备就是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战略,实行长期性、持久性和针对性的人才培育与库存,保证人才资源的充分供给。储备人才往往都是“高精尖缺”人才,然而这一培育模式不同于单一的人才培养或传统的人才引进,而是强调引育协作、共同发力。譬如:近年来,国内沿海城市以扩大博士后设站和人员规模作为建设人才储备基地的重要选择,鼓励有资质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显然,各大城市纷纷争夺博士后,将其纳为储备人才行列,就在于博士后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又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成都在扎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将“人才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一号工程”,人才集聚成效显著。为了保证成都人才集聚效应的可持续性,可从以下方面加强人才战略储备、打造人才储备基地:一是加快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企业科技创新机构的载体建设,为吸引海内外优秀博士来蓉发展搭建平台;二是加大博士后设站单位的资助力度,提高博士后人才的生活补贴及相应的配套标准,并对出站留蓉工作的博士后给予一定的科研奖励;三是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创新机构等新经济产品的研发,突出企业在产学研用中的主体地位,为成都新经济、新动能、新战略发展集聚新人才。

资料来源:

刘春梅,陈国华:《基于人才集聚载体的人才集聚对策研究》,企业技术开发.2009.1

 
摘自《四川人才发展报告(2018)》  

 

 

地址:四川成都温江柳台大道555号格致楼 邮编:611130(柳林校区)电话:028-87092562

四川成都光华村街55号 邮编:610074(光华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Webmaster@swufe.edu.cn  

  • 扫一扫关注我们